
腦膜炎球菌病的相關資訊
Meningococcal disease facts in Chinese
什麼是腦膜炎球菌病?
腦膜炎球菌病由奈瑟氏腦膜炎菌 細菌引起,該細菌亦稱為腦膜炎球菌。腦膜炎球菌病可嚴重感染大腦周圍腦髓液和腦膜(腦膜炎)、血液(菌血症和敗血症)、肺部(肺炎)和關節(關節炎)。
有哪些症狀?
- 通常在感染後 3 至 4 天出現症狀,但是也有可能在感染後 2 至 10 天不等。
- 症狀包括:
- 突發高燒(通常達到 102º F 或更高)
- 畏寒
- 劇烈頭痛
- 呼吸困難
- 頸部和背部僵硬
- 關節疼痛
- 嘔吐
- 嗜睡和/或意識模糊
- 意識喪失/癲癇
- 出現皮疹或藍色/紫色斑點
- 在 1 歲以下的嬰兒患者中,頭頂柔軟的部位(囟門)可能會向上凸起。
它是如何傳播的?
- 細菌存在於患者的鼻咽腔中,在患者說話、咳嗽、打噴嚏、接吻時透過唾液或鼻腔和喉嚨分泌物傳播至附近的接觸人員。
- 健康人員的鼻咽腔中有時攜帶腦膜炎球菌,但不會患病或將細菌傳播至其他人。
- 腦膜炎球菌感染透過親密接觸(比如接吻、共用飲品、餐具、玻璃器具、香煙或其他放入口中的物品,以及家庭成員間接觸)進行傳播。只和感染者待在同一房間內不會令你感染此疾病。
如何診斷和治療?
- 腦膜炎球菌病透過對血液或脊髓液進行細菌檢測來進行診斷。
- 腦膜炎球菌病患者通常需住院治療以及及時接受抗生素治療。
如何預防腦膜炎球菌病?
-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腦膜炎球菌病,在三種最常見的病原菌中,疫苗可預防其中的兩種。
- 通常建議所有 11 至 18 歲的青少年員均應接種疫苗。11 或 12 歲時應接種單劑量疫苗,16 歲時應接種加強劑量疫苗。
- 此外,對於住在宿舍類住宅中的大學新生或其他高風險患病人群,若他們此前未接種過疫苗,亦建議接種疫苗。
- 避免與呼吸道感染者(咳嗽和打噴嚏的人員)親密接觸。
- 避免共用食物、飲品、香煙或餐具。
- 就餐前後以及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。
- 所有最近與腦膜炎球菌病患者有過親密接觸的人員應:
- 由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盡快開具抗生素藥物,以幫助預防腦膜炎球菌病。
- 自最後一次與患者接觸起 10 天內留意腦膜炎球菌病的症狀,即使他們已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。
- 如果出現發燒、頭痛或此文件中描述的其他症狀,請立即聯絡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者。